启动仪式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妇科田焱教授主持会议
田焱教授表示,在妇科恶性肿瘤中,卵巢癌的发病率占第三位,但死亡率一直高居首位,严重威胁女性健康。近年来,卵巢癌患者的诊疗逐渐规范化,但是很多基层医院的卵巢癌诊疗水平有待提高,卵巢癌患者的随访管理也有待加强。2021年1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成立妇科专科联盟,该联盟由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妇科牵头,联合省内42家单位共同组成,致力于建设妇科疾病服务平台,整合资源,实现专家、技术、科研等资源的充分共享,希望造福更多女性患者。12月27日“领雁计划——卵巢癌诊疗规范化培训”正式启动,希望通过此次培训,能够提升大家对卵巢癌诊疗的认识,提高广大妇产科医生的卵巢癌诊疗水平,帮助更多的卵巢癌患者享受到更规范的服务。
随后,田焱教授隆重介绍了参加此次培训的MDT团队,他们是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张瑜教授、钱招昕副院长、刘慧教授、何琼琼教授、曹兰琴教授、朱红教授、李建璜教授、曾志军教授、邬玉辉教授、临床药师肖笛博士及周金平副主任护师。参加培训的医师来自湖南省直中医医院、株洲市中心医院、株洲市妇幼保健院、邵阳市中心医院、邵阳市中医医院、娄底市中心医院、益阳市中心医院、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桃江县人民医院等9家湘雅医院妇科医联体成员单位。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妇科张瑜教授致辞
独家战略支持方再鼎医药高级总监廖国平先生致辞
随着将卵巢癌纳入单病种质控中心,卵巢癌规范化诊疗也成为国家的重要任务。廖国平先生表示,希望“领雁计划——卵巢癌诊疗规范化培训项目”通过学术讲座、查房带教、手术观摩培训等多种形式的交流学习,助力提升卵巢癌诊疗水平。希望在钱招昕副院长和张瑜教授团队的带领下,“领雁计划”能够在湖南很好地开展,助力基层医院卵巢癌规范化诊疗能力的提升,造福更多的卵巢癌患者。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钱招昕副院长致辞
钱招昕副院长提到,在全国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好形势下,如何让更多卵巢癌患者能接受到更加规范的治疗、获得更好的预后,拥有健康的生命,是湘雅医院作为国家级医学中心的使命和义务,希望湘雅医院妇科团队通过妇科专科联盟,发挥好“领头雁”作用。通过和大家分享在妇科肿瘤诊疗方面积累的经验,和湖南省内的妇科同道们共同提升卵巢癌的临床诊疗水平,帮助更多卵巢癌患者获得更好的临床预后。
之后,张瑜教授、钱招昕副院长、刘慧教授、何琼琼教授、曹兰琴教授、田焱教授、李建璜教授、朱红教授、肖笛博士、廖国平先生共同按下按钮,转动水晶球,“领雁计划——卵巢癌诊疗规范化培训项目”正式启动。现场与会专家和医生一起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学术讲座
曹兰琴教授:PARP抑制剂与卵巢癌治疗全程管理
约70%的卵巢癌患者在一线标准治疗后复发,随着复发次数的增加,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逐渐缩短,铂敏感逐渐发展为铂耐药。靶向药物的研发改变了卵巢癌患者的治疗模式,改善患者预后,显著提高PFS。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曹兰琴教授对卵巢癌患者一线维持治疗研究中贝伐珠单抗和PARP抑制剂的临床试验进展进行了介绍。PRIMA研究证明,尼拉帕利是晚期卵巢癌患者一线维持治疗全人群获益的唯一PARP抑制剂,且耐受性好。NORA研究在NOVA研究基础上,证明尼拉帕利对铂敏感复发卵巢癌人群维持治疗疗效卓越,全人群获益显著。NORA研究评估验证了NOVA回顾性分析,证实尼拉帕利200 mg起始剂量可以明显减少不良反应,尤其是血液学毒性。曹兰琴教授表示,PARP抑制剂联合治疗模式指引着卵巢癌患者药物治疗新方向,未来可期。
肖笛博士:从药师视角看卵巢癌化疗不良反应管理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临床药学肖笛博士围绕卵巢癌患者化疗中所致的造血系统毒性、消化系统毒性、神经系统毒性以及采取的相应措施展开了详细讲解。肖笛博士首先介绍了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FN)风险评估考量的因素,强调FN预防比治疗更重要,还对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预防性使用和治疗性使用进行了细致的讲解。随后,肖笛博士对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INV)的高危因素、病理生理、分类以及CINV患者止吐方案进行详细的讲解。最后,肖笛博士对化疗(紫杉类药物、铂类药物等)致周围神经病变(CIPN)的临床表现、预防和治疗进行详细介绍,提出无论是哪种CIPN,都需要为患者提供物理预防方案,同时进行相关探索性的治疗。肖笛博士指出,在患者多周期的治疗中,医务人员需要为患者提供精细化的管理,改善不良反应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体验,医师、护士、药师互相配合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体验。
MDT讨论环节
之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妇科团队医生汇报了5个病例,刘慧教授、何琼琼教授、曹兰琴教授、朱红教授、李建璜教授、曾志军教授、邬玉辉教授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逐一从各自专业的角度,结合诊疗规范、指南与新进展,对每一位患者的诊疗方案提出建议,最终经过讨论,共同给出MDT诊疗意见,并由专员负责落实执行。大家各抒己见,现场气氛热烈,与会医生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张瑜教授:卵巢癌初始治疗——手术篇
初始治疗是影响卵巢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卵巢癌的初始治疗中手术的规范性和彻底性是初始治疗的重中之重。张瑜教授首先分享了一例合并肝、脾转移的IV期卵巢癌患者经过MDT团队协作成功实施满意肿瘤细胞减灭术的病例。张瑜教授指出,卵巢癌患者的初始手术无论是早期还是晚期患者均应做好术前准确评估,术中精准切除。张瑜教授还对早期卵巢癌患者需要保留和不保留生育功能的全面分期手术以及再次分期手术规范进行了详细讲解。张瑜教授强调,卵巢癌患者的任何腹腔镜手术均应由有经验且操作熟练的妇科肿瘤医生实行。不能使用微创技术进行最佳减瘤术的患者应转为开腹手术。对于晚期卵巢癌患者,需要充分整合多学科团队的力量,从手术团队能力、肿瘤所侵犯重要器官病灶的可切除性、手术后器官功能改变、围术期管理等方面综合考虑,力求达到无肉眼可见病灶残留,有效提高满意减瘤率。
朱欣教授:分子分型指导下的肿瘤精准治疗,PARP抑制剂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进展
朱欣教授首先分析了分子分型指导下的肿瘤精准治疗现状,指出对于肿瘤患者的诊断治疗,应根据肿瘤的分子分型,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改善患者肿瘤预后,“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共存是合理的。随后,朱欣教授对PARP抑制剂与DNA同源重组修复进行了详细讲解。PAPR抑制剂利用“合成致死”原理杀伤肿瘤细胞,存在同源重组修复缺陷的细胞对PARP抑制剂更敏感,包括BRCA1/2、HRD评分、HRR基因等。朱欣教授还对PARP抑制剂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总结回顾。PARP抑制剂获批多个适应证,不同PARP抑制剂存在药理学特性差异。SOLO-1研究揭开了PARP抑制剂一线维持治疗序幕,尼拉帕利助力卵巢癌全人群从PARP抑制剂一线维持治疗中获益。
讨论环节
精彩的学术讲座之后进入讨论环节,与会的外院医生团队提出了卵巢癌患者治疗中遇到的问题,张瑜教授、朱欣教授根据各位医生的描述,结合诊疗指南与实践逐一进行了详细的解答,与会者纷纷表示心中的疑惑被解开,得到了满意的答案。张瑜教授还分享了团队在卵巢癌患者治疗中遇到的特殊病例,并总结了PARP抑制剂的应用经验,与会者表示受益匪浅,不虚此行!至此,“领雁计划——卵巢癌诊疗规范化培训”在长沙圆满结束!
会后采访
活动结束后,妇产科在线有幸邀请到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张瑜教授、娄底市中心医院聂全芳教授、株洲市中心医院徐琼教授,围绕此次活动相关话题进行采访。
作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妇科带头人,张瑜教授带领团队在卵巢癌诊疗规范化培训和继续教育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对于“领雁计划”可以为基层医院医生带来的价值,张瑜教授表示,卵巢癌是妇科恶性肿瘤中治疗效果最差,同时也是治疗最复杂的一种疾病。如何提高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是大家一直努力的方向。通过正在建设中的国家医学中心以及国家高质量发展试点医院,湘雅医院妇科团队一直致力于卵巢恶性肿瘤患者诊断和治疗的规范化以及全程管理,希望借助“领雁计划”平台、医联体以及所有妇科联盟医院,一起携手推动卵巢癌患者的规范化诊疗,让大家在实践中看到卵巢癌患者治疗的希望,一起帮助卵巢癌患者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谈到“领雁计划”对医院和科室的意义和价值,株洲市中心医院徐琼教授表示,“领雁计划”的开展对医院和科室具有重大意义。大型医院就像是大雁,基层医院就像是小雁,大型医院的各项诊疗更加规范,很多基层医院在卵巢癌患者的诊疗方面不是特别规范,需要进一步提升。基层医院通过参加“领雁计划”,和上级医院直接对接,交流学习,不仅能够帮助基层医院的学科发展,也能够提高基层医院的诊疗水平,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
娄底市中心医院聂全芳教授表示,卵巢癌是妇科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居妇科恶性肿瘤的第三位。目前大部分基层医院对卵巢癌患者的诊疗还不是很规范,诊疗能力还需要极大提高。通过此次“领雁计划”的开展,和知名专家一起交流和探讨,为基层医生提高对卵巢癌的规范诊治能力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也有助于减轻更多患者的经济负担。可以说,“领雁计划”培训项目开展的意义非常重大。
精彩花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