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会议报道



2023年2月10日,《中国子宫颈癌筛查指南(一)》定稿会于北京顺利召开!


本次定稿会汇聚了国内妇科肿瘤防筛诊治领域的众多顶级专家共襄盛举。编写组专家马丁院士、魏丽惠教授、孔北华教授、乔友林教授、向阳教授、隋龙教授、王临虹教授、吴鹏教授、李静然教授、赵方辉教授、赵昀教授、王新宇教授、陈小军教授、胡尚英教授、李明珠教授等15位行业大咖出席了本次定稿会,就《中国子宫颈癌筛查指南(一)》初稿内容展开讨论和优化,旨在为规范我国子宫颈癌的筛查工作,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统一的子宫颈癌筛查标准与策略,降低我国子宫颈癌漏诊率、提高诊断率,促进子宫颈癌早诊、早治工作。


《中国子宫颈癌筛查指南(一)》由北京康华中西医发展基金会主办,联合中国优生科学协会阴道镜和子宫颈病理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妇产健康医学分会、中国癌症基金会全国子宫颈癌防治协作组、中华预防医学会肿瘤预防与控制专委会、妇幼健康研究会子宫颈癌防控研究专业委员会共同组织全国专家编写,以期早日实现全球消灭子宫颈癌战略,保障我国女性生命健康。





领导致辞





图片


孔北华 教授

会议伊始,孔北华教授简要介绍了《中国子宫颈癌筛查指南(一)》的制定背景、制定过程,并对编写组专家积极参与指南的制定与修改表示感谢。

本次会议在孔北华教授的主持下有序展开。


图片


魏丽惠 教授

魏丽惠教授表示,中国仍然是子宫颈癌发病率较高的国家之一。适龄人群的筛查仍是宫颈癌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国适龄人群筛查覆盖率约为30%,这与WHO目标相距甚远。如何提升筛查覆盖率、进行高质量筛查,依旧是当前面临的重大挑战。《中国子宫颈癌筛查指南(一)》制定与发布有利于规范我国子宫颈癌的筛查工作,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统一的子宫颈癌筛查标准与策略,降低我国子宫颈癌漏诊率、提高诊断率,促进子宫颈癌早诊、早治工作,保障我国女性生命健康。


《中国子宫颈癌筛查指南(一)》跟踪了国际筛查标准的动态,并结合中国特色,依据国内各级医院的实际情况而编写。编写组本着对子宫颈癌筛查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坚持指南的权威性、科学性、规范性、指导性、实用性。



图片


马  丁 院士

马丁院士表示,2020年WHO发布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加速消除宫颈癌全球2030战略》,全世界包含中国在内的194个国家,首次共同承诺消除一种癌症。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宫颈癌防控,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中明确了一系列指标,如实现70%的适龄女性宫颈癌筛查,而这与WHO战略目标高度一致。


2023年,在总结多年工作基础上,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教育部、民政部、财政部等十个部门联合制定、印发了《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计划(2023-2030年)》,旨在建立多部门联动的宫颈癌综合防控工作机制,加快推进我国宫颈癌消除进程,保护和促进广大妇女健康。

《中国子宫颈癌筛查指南(一)》的制定和推广,对我国子宫颈癌防治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图片


李小石 秘书长

李小石秘书长代表主办方北京康华中西医发展基金会对各位专家的参会表示衷心的感谢!基金会将秉承科技引领、呵护健康、携手公益、与爱同行的理念,全力配合各位专家做好指南撰写与推广等工作,为提高子宫颈癌患者生存获益和保障我国女性健康贡献力量。






《指南》稿件介绍





图片


李明珠 教授

李明珠教授对《中国子宫颈癌筛查指南(一)》的初稿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针对修订会议中专家意见的反馈及调整等细节情况进行说明。





讨论环节





图片
图片

与会专家在孔北华教授的带领下,针对宫颈癌筛查的每一个具体问题的推荐意见,进行投票形成专家推荐性意见。同时,与会专家对指南稿件的内容给予高度评价,纷纷建言献策,就指南稿内容进行充分讨论与优化,对文字表述精益求精,期待指南发布后,能真正帮助到开展宫颈癌筛查的医疗工作者,从而惠及国内患者。





会议总结





最后,马丁院士、魏丽惠教授、孔北华教授发表了会议总结,期待会后,编写团队根据会议精神更快、更好地完成《中国子宫颈癌筛查指南(一)》最后的优化和修订工作,争取今年7月份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尽早应用到我国子宫颈癌的筛查工作中,早日实现全面提高我国子宫颈癌治愈率,降低其发病率与死亡率,保障我国女性生命健康。


该项目得到了爱心企业罗氏诊断产品(上海)有限公司、江苏硕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葛兰素史克、豪洛捷(上海)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宁波江丰生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湖南宏雅基因技术有限公司、圣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支持,在各位专家学者的交流与讨论中圆满结束。

图片

END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