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乳腺肿瘤的诊断与治疗也在不断进步。为了促进乳腺肿瘤领域的学术交流,提高临床诊疗水平,由北京康华中西医发展基金会主办的“良师亦友—乳腺肿瘤诊断与治疗前沿探索交流会”于2024年10月27日在西安成功举办。本次交流会汇聚了乳腺肿瘤领域的专家学者、临床医生以及相关行业人士,共同探讨乳腺肿瘤诊断与治疗的前沿问题。
会议致辞
大会主席张聚良教授代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甲乳血管外科向参会的专家及同仁表示热烈欢迎及诚挚感谢。张聚良教授表示,希望通过这个会议,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乳腺肿瘤诊断与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治疗—赵海东
赵海东教授采用综合消肿治疗、手术治疗和心理支持相结合的方法,为患者提供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临床疗效显著,患者满意度高,学术成果丰硕。
讨论嘉宾
分别由代引海教授、张生军教授、郝光军教授进行热点讨论,在嘉宾们的共同讨论下,我们对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024HR+/HER2-晚期乳腺癌治疗
最新循证解读-张小彬
张小彬教授讲述评估新型药物在HR+/HER2-晚期乳腺癌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虽然免疫治疗在HR+/HER2-晚期乳腺癌中的作用目前还不明确,但一些初步的研究结果显示出了一定的潜力。未来需要进一步开展大规模的临床试验,以确定免疫治疗在这一领域的地位。
讨论嘉宾
分别由贾晓斌教授、管海涛教授、王哲教授进行热点讨论,对 2024 HR+/HER2 - 晚期乳腺癌治疗的最新循证进行解读,并介绍三位教授的相关成果。
新生态:绽放她力量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的樊菁教授以其卓越的领导才能、精湛的医术和不懈的努力,在新生态下绽放出璀璨的 “她力量”。本总结汇报将详细介绍樊菁教授的工作内容和取得的丰硕成果。
讨论嘉宾
邓智平教授、佘青教授和张明坤教授在乳腺肿瘤的诊断与治疗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卓越的成就。本次讨论将围绕他们在该领域的贡献、成果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展开。
乳腺癌腔镜简体重建手术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唐鹏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乳腺癌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腔镜辅助下的乳腺癌简体重建手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美容效果好等优点。然而,如同任何手术一样,该手术也存在一定的并发症风险。陆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的唐鹏教授在乳腺癌腔镜简体重建手术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讨论嘉宾
赵戈教授、李宏教授和孟庆杰教授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们的工作为提高乳腺癌腔镜简体重建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患者带来了更好的治疗选择和生活质量。
各抒己见
各位教授围绕话题HR+/her2-晚期乳腺癌,一线CDK4/6治疗后进展,PFS<12个月,基因检测提示PIK3CA基因突变,后线选择;TNBC新辅助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对于HP靶向治疗输注方式选择,您更倾向于;Her2+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联合曲妥珠及TK1,出现复发转移,EFS<12个月,一线治疗选择;可保乳但切除后需要容积替代(大网膜,背阔肌…)才能实现外形修整,手术方式选择;未行新辅助治疗,前哨术中冰冻快速病理1-2枚阳性,前哨数目大于3枚,腋窝处理;三阴性或Her2+乳腺癌,初始肿块位于乳头乳晕复合体下方,影像提示乳头可疑受累,乳头可见内陷,经新辅助治疗后达临床CR或near-CR,优选的手术方式;三阴性或Her2+乳腺癌,初始包块3cm,腋结(+),新辅助治疗后行乳房全切、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提示tPCR,术后放疗选择等8个话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与分析。
会议总结
本次交流会探讨了前沿的诊断与治疗方法,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有助于提高乳腺肿瘤的诊疗水平。通过病例讨论和互动交流,临床医生们分享了自己的临床经验,共同探讨了最佳的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新技术展示环节让临床医生了解了最新的诊断和治疗技术,为临床工作提供了新的手段和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