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7日,由北京康华中西医发展基金会主办,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专家学术支持的《中国妇科肿瘤临床实践指南》(2025 版)宣贯项目在银川成功召开。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马丁教授担任名誉主席,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孔北华教授担任会议主席,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哈春芳教授担任执行主席,来自全国20余位妇瘤领域专家学者参加会议,近50位专家同道莅临现场,2万余人次线上观看。会议开幕式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汪辉教授主持。

图片




会议开幕式



会议伊始,哈春芳教授作为东道主致欢迎辞,并强调了指南宣贯会议在银川举办的特殊意义。她指出,银川作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首府和历史重镇,兼具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蓬勃的发展活力。近年来,当地积极落实健康中国建设要求,全力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但仍需全国同道的鼎力支持。此次宣贯会议落地银川,为西部地区带来了最新的妇科肿瘤诊疗理念与技术,是弥补地区医疗短板、推动规范化诊疗普及的宝贵契机。期望会议能成为一个凝聚共识、促进交流的高质量平台,推动宁夏地区妇科肿瘤诊疗水平的高质量发展。

图片

▲哈春芳教授致辞


孔北华教授代表主办方向与会专家和线上参与会议的全国同道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孔教授指出,本次银川站会议,是《中国妇科肿瘤临床实践指南》(2025版)正式发布后的全国首次巡讲活动,标志着新版指南巡讲活动的正式启动。他回顾了该指南自1996年第一版问世以来的发展历程,特别强调近年来在马丁院士的总指导下,更新的2023版、2024版、2025版,借鉴国际权威指南制定经验,更加注重中国临床研究证据,结合中国国情、中国临床实际,凝聚形成中国共识,为妇科肿瘤患者诊疗推荐中国解决方案。

孔教授详细介绍了2025版指南的体系构成:上卷涵盖七个瘤种的纵向指南,下卷包括妇科肿瘤手术治疗、放射治疗、药物不良反应、生育功能保留、遗传咨询及终末期管理六个横向指南,并配套20部专项共识及4部患者指南。该系列指南已通过纸质版、网络版和电子版多渠道发布,本次会议还专门向宁夏地区医疗机构捐赠了纸质版本,以方便临床随时查阅。孔教授提到,近三年来学会与基金会合作已在全国举办近30场巡讲活动,此次来到多民族的宁夏回族自治区,旨在通过深度交流,共同探讨指南实践中的问题与经验,推动妇科肿瘤规范化诊疗在基层落地。

图片

孔北华教授致辞


马丁教授在致辞中首先高度认可了指南编委会,特别是在孔北华教授领导下所取得的杰出成就。他指出,在知识快速更新的当下,指南的年度修订机制对于整合最新临床证据、保持其指导价值至关重要。马教授强调,将2025版指南全国巡讲的首站设在银川具有重要的开创性意义。本次巡讲汇聚全国权威专家,就妇科肿瘤各类疾病进行深入解读与交流,必将对我国妇科肿瘤诊疗规范化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相信此次会议不仅将惠及宁夏地区,而且对全国妇科肿瘤诊疗水平的提升,“2030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实现作出积极贡献。

图片

▲马丁教授致辞


图片

▲汪辉教授主持开幕式




第一环节



大会第一环节由薇教授华克勤教授共同主持。

王丹波教授、汪辉教授、吕卫国教授分别就外阴阴道癌、子宫颈癌、滋养细胞肿瘤等妇科常见肿瘤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讲解,详细阐述了相关疾病的诊断路径、治疗策略与管理要点。新版指南以最新循证医学为支持,系统整合临床经验,其颁布与推行对于统一诊疗标准、强化多学科协作、优化临床决策流程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王薇教授分享了《抗血管生成治疗在晚期或复发性子宫内膜癌中的研究进展》。她指出,抗血管生成联合免疫治疗已成为MSS/pMMR型晚期或复发性子宫内膜癌(EC)二线治疗的国际标准方案。特别是安罗替尼联合贝莫苏拜单抗方案的获批,开创了中国EC二线“靶免治疗”的新时代。研究表明,安罗替尼+贝莫苏拜单抗联合卡铂/紫杉醇,序贯安罗替尼+贝莫苏拜单抗维持治疗方案,在既往未经治疗的晚期或复发性子宫内膜癌患者中展现出显著临床获益。

图片
图片

▲第一环节主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第一环节讲者


专家谈规范诊疗(一)

宫婷婷教授、杨心凤教授、王雅芹教授、王芬教授、刘雅坤教授等专家对2025版指南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该指南立足于精准医疗,系统构建了从预防到全程管理的完整临床路径,在吸纳全球前沿进展的同时,紧贴本国实情,为各级医疗单位提供了清晰、实用的临床行动纲领。指南有力地衔接了国际共识与本土智慧,其全面实施将显著促进诊疗决策的优化与多学科协作的落地,是提升妇科肿瘤整体诊疗效能的坚实基础。

图片

▲专家谈规范诊疗(一)




第二环节



第二环节由周颖教授张正茂教授共同主持。

张正茂教授、张青教授、哈春芳教授分别就子宫内膜癌、子宫肉瘤、卵巢恶性肿瘤的诊疗规范进行了系统阐述和深入解析,凸显了2025版指南的临床实用价值。2025版指南凭借其系统性与科学性,为我国妇科肿瘤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权威参考,有力推动了妇科肿瘤诊疗朝向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方向发展。

张克强教授分享了《跨越时刻——持续、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一线免疫治疗新突破》。宫颈癌发病率位居妇科肿瘤首位,其诊治工作面临严峻挑战。随着多项Ⅲ期临床研究数据的公布,免疫治疗在宫颈癌领域的应用迅速从后线推进至前线。其中,卡度尼利单抗已在中国获批用于持续、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的一线治疗,标志着宫颈癌一线治疗进入了“免疫2.0时代”。作为中国目前唯一获批用于持续、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一线治疗适应症的免疫治疗方案,卡度尼利单抗联合方案所展现的高完全缓解(CR)率与显著的长生存获益,有望重塑晚期宫颈癌的一线治疗格局。

图片
图片

▲第二环节主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第二环节讲者


专家谈规范诊疗(二)

李妍教授、张克强教授、高山教授、狄晓鸿教授、丁永慧教授对2025版指南进行了深入的解读与研讨,并一致给予高度评价。该指南以其系统性和临床适用性,构建了妇科肿瘤诊疗与全程管理的权威框架。它不仅是衔接国际前沿进展与本土临床实践的核心引擎,有力推动了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更通过提供清晰的临床路径,成为提升诊疗效率与质量、驱动专科医疗水平持续进步的坚实基础。

图片

▲专家谈规范诊疗(二)


会议尾声,哈春芳教授作总结发言。她指出,本次会议成功展示了《中国妇科肿瘤临床实践指南》(2025版)的核心精髓。该指南在撰写中实现了国际前沿进展与国内临床实践数据的深度融合,确保了其科学性与实用性。哈教授强调,指南推广的终极目标是让最新诊疗理念惠及每一位患者,实现其健康获益的最大化。希望与会专家积极学习、应用指南,将其转化为提升诊疗质量的有力工具,共同推动我国妇科肿瘤防治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该项目得到了爱心企业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康方药业有限公司的支持,在各位专家学者的交流与讨论中圆满结束。

图片

▲会议现场


致谢

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专家

北京康华中西医发展基金会

与会嘉宾

名誉主席

马 丁 教授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会议主席

孔北华 教授 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执行主席

哈春芳 教授 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常务委员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参会专家

汪 辉 教授 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

王 薇 教授 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常务委员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

王丹波 教授 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常务委员

       辽宁省肿瘤医院

以下专家按姓氏拼音排序

狄晓鸿 教授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甘肃医院

丁永慧 教授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高 山 教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宫婷婷 教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华克勤 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李 妍 教授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刘雅坤 教授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吕卫国 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

王 芬 教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王雅芹 教授 山西省肿瘤医院

杨心凤 教授 江西省肿瘤医院

张 青 教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张克强 教授 湖南省肿瘤医院

张正茂 教授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周 颖 教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识别二维码观看回放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