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7日,北京康华中西医发展基金会举办的“唯爱发声-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例大家谈以及病例推广项目系列活动”,在佛山/福州联动举行。


为了帮助更多妇科医生加深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疾病的了解,熟悉前沿诊疗进展,拉近临床实践与国内外最新研究及规范的差距,提升国内妇科医生对内异症疾病的认识程度、规范化诊疗与管理水平,北京康华中西医发展基金会以内异症疾病标准化治疗为主题,于2021年8月至12月期间举行12场“唯爱发声-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例分享系列活动”,通过主题讲座、病例讲解,开启妇科医生对内异症疾病诊疗思路的思考。妇产科在线作为项目合作媒体,为您带来精彩报道!


图片

主席致辞


图片
大会主席、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黄浩教授致辞
 

黄浩教授在致辞中感谢北京康华中西医发展基金会发起的学术活动,希望通过此次会议,能够提升参会医生对内异症患者的规范化诊疗与管理水平。之后,黄浩教授隆重地介绍了本场活动的专题讲者,他们是福建省妇幼保健院谢熙教授和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邓凯贤教授谢熙教授和佛山市妇幼保健院郑玉华教授担任点评嘉宾。

 

另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张培茹医生、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林顺和医生、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康旻医生、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叶桂娥医生、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冯敏清医生为大家分享了多例内异症及子宫腺肌病临床案例的诊疗经过和经验体会,希望大家学有所获!

 
图片

专题讲座


谢熙教授:慢病理念下的内异症诊疗与管理

图片

内异症是生育年龄女性的常见病,病因复杂,病变广泛,病程长,且尚无法治愈,目前认为是一种慢性病。福建省妇幼保健院谢熙教授在讲座中围绕慢病理念讲解了内异症患者的诊疗与管理要点。内异症具有慢病的特征,有必要放在慢病管理计划下进行“四驾马车”管理,即加强临床诊断,尽早开始经验性药物治疗,缓解和控制疼痛进展;最大化药物治疗,减少复发和重复手术;从青春期到绝经期关注患者的生育力保护。

 

临床研究证据提示,内异症患者术后使用激素治疗,可有效降低复发和疼痛,推荐向复发内异症患者提供激素治疗,避免重复手术,地诺孕素或可成为复发患者避免重复手术的替代选择。此外,在药物长期管理内异症患者的同时对其进行健康教育,让患者有归属感,提高治疗依从性。

 

邓凯贤教授:地诺孕素在内异症治疗中应用的热点问题

图片
随着地诺孕素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医生对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也更为关注。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邓凯贤教授在讲座中围绕地诺孕素的疗效、安全性以及生育问题做出详细讲解。地诺孕素可快速缓解疼痛,有效改善内异症相关的慢性盆腔痛,起效时间与效果与GnRH-a相当,停药后效果可持续6个月。长期使用地诺孕素可有效缩小病灶,随用药时间延长,病灶缩小更加明显甚至完全消退。对于地诺孕素使用后出血模式的变化,若出现点滴出血,不影响生活,无需停药,密切观察;若出现影响生活质量的出血或持续出血,则结合临床采用“三七方案”、GnRH-a预处理等措施。
 
此外,地诺孕素可维持雌激素在治疗窗水平,骨质流失风险小,而且对肝功能影响小,不增加乳腺癌风险;对妊娠也无不良影响,停药后卵巢功能即可恢复。总之,地诺孕素有效控制疾病进展,实现内异症患者的长期管理。

 

图片

病例分享


经过激烈角逐,由领域内专家从上百个妇科医生分享的病例中评选出具有代表性的病例进入大区赛,希望用病例点评及优秀病例分享形式,搭建妇科医生沟通的桥梁,进一步规范化诊疗。
 
张培茹医生:卵巢囊肿药物保守治疗病例
图片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张培茹医生为大家分享了一例卵巢内异囊肿患者药物保守治疗的病例。27岁未婚未育女性,目前无生育要求,以“痛经2年、加剧2个月”为主诉就诊。经评估症状、追溯病史、专科查体和辅助检查等步骤,临床诊断患者为卵巢内异囊肿,治疗目标为抑制卵巢功能、缩小包块、避免手术,阻止内异症发展,降低内异症病灶的活性,减少粘连形成,维持生育力,采用长期管理策略,定期随访。经过评估,患者口服地诺孕素治疗,28天为1个周期。地诺孕素治疗1年后,患者的卵巢内异囊肿明显缩小,治疗效果显著,无明显副作用。
 
之后,张培茹医生结合内异症患者的不同情况,特别是生育情况,讲解了对这类患者长期管理的新理念。在内异症患者新的长期管理模式下,规范手术的时机,重视术后的长期管理,使患者的手术获益最大化、手术损伤最小化,是卵巢内异症患者的长期管理原则和目标之一。
 
林顺和医生:卵巢型内异症复发病例分享
图片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林顺和医生分享了一例卵巢内异症复发患者的诊疗经过。32岁女性,剖宫产一子,2013年“因发现盆腔肿物一月余”为主诉入院,超声检查示左附件区野性暗区,疑诊卵巢内异囊肿,遂行腹腔镜下左卵巢肿瘤剥除术+盆腔粘连分离术,术后诊断患者为内异症IV期和子宫腺肌病,给予GnRH-a治疗3个疗程后随访。2021年复查发现患者卵巢囊肿增大,给予地诺孕素治疗。患者目前几乎闭经,无痛经,无其他不良反应。
 
结合该病例的诊疗情况,林顺和医生认为,内异症患者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力求通过一次充分的手术彻底切除内异病灶。术前结合患者的年龄、卵巢储备功能、生育需求、药物和手术治疗史等因素,谨慎选择手术治疗。手术用于合并盆腔包块直径4 cm、不孕或药物治疗无效者,注意术后患者的规范药物,加强长期管理。
 
康旻医生:子宫腺肌病立体化管理病例分享
图片
一位32岁女性,渐进性痛经7年,流产1次,未避孕未孕6年。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康旻医生分享的这例患者,经过评估症状、追溯既往诊疗病史、专科查体和辅助检查等步骤,初步诊断患者为子宫腺肌病和继发性不孕症,遂全麻下行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子宫内膜活检术。术后给予患者GnRH-a治疗3个疗程、地诺孕素治疗5个月,停药1个月后恢复月经,备孕2个月成功怀孕,后剖宫产一子,结果满意。
 
之后,康旻医生分析了子宫腺肌病引起不孕症的发病机制、诊疗流程和治疗方法,概述了子宫腺肌病患者手术治疗的适应证、手术方式、术后管理及妊娠时机选择等关键问题。地诺孕素可明显改善子宫腺肌病患者的疼痛症状,而且停药后对自然妊娠无不良影响。
 
叶桂娥医生: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管理病例
图片
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叶桂娥医生介绍了一例卵巢内异囊肿术后患者的诊疗经过。患者25岁,体检发现盆腔包块1个月,超声检查示右附件区液性包块。经过评估症状、追溯病史、专科查体和辅助检查等步骤,初步诊断患者为右侧卵巢内异囊肿。对该患者的治疗目标是明确盆腔包块性质,减灭和消除病灶,减轻和消除疼痛;长期管理重在改善和促进生育,减少和避免复发。基于患者的年龄、生育要求、症状的严重性、既往治疗史、病变范围和患者意愿,为患者行腹腔镜下右侧卵巢囊肿剔除术+右侧输卵管系膜囊肿剔除术,术后给予地诺孕素2 mg/d长期管理,服药至今月经未复潮,无腹胀痛等症状。
 
之后,叶桂娥医生就卵巢内异囊肿患者的手术指征和手术时机,以及术后如何预防复发、如何最大程度地保护生育力等问题予以讲解。对内异症患者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力求通过一次充分的手术彻底清除内异病灶。保守手术后积极预防症状和病灶复发才能真正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和生育力。地诺孕素的疗效显著,耐受性好,适合用于内异症患者的长期管理。
 
冯敏清医生:子宫腺肌病长期管理病例分享
图片
子宫腺肌病患者常表现为继发性痛经且进行性加重、月经失调及不孕,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冯敏清医生分享了一例46岁女性子宫腺肌病患者的诊疗经过。该患者之前顺产1次,人工流产1次,以“经量增多伴痛经3年”就诊,之前外院针对患者的子宫腺肌病行诊刮术,术后给予GnRH-a治疗3个月,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但1个月后脱落。结合患者的病情,本次为其实行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之后给予3个疗程GnRHa,副作用明显,后口服地诺孕素至今,期间患者无月经来潮,痛经消失,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子宫无明显缩小。
 
冯敏清医生表示,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主要治疗目标是缓解疼痛、减少出血和促进生育。子宫腺肌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保守手术后易复发,需长期管理。建议将慢病管理模式引入子宫腺肌病患者的长期管理,达到减少复发、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手术并发症等目的。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病例分享环节,黄浩教授谢熙教授郑玉华教授针对每个病例的诊疗过程发表了自己独到的看法和意见。三位教授从病例出发,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针对诊疗策略和方法提出自己的疑问,例如卵巢内异囊肿手术剥离过程中的电凝问题和缝合细节、患者手术后的生育间隔期、术后用药和随访细节等,病例分享医生予以详细解答,点评专家结合现有的临床证据和临床经验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这样一问一答的点评方式,互动性更强,也更有针对性,病例分享者表示获益颇多,收获满满。

 

图片

会议总结

图片
黄浩教授在会议总结中说道,五位医生分享了他们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类型的内异症和子宫腺肌病病例,分析了病例的临床特点、年龄段及生育需求等情况,结合现有指南和最新临床数据,给出了相对规范的治疗方案。这种既体现规范化又有个体化的处理原则,达到了病例分享学习的目的,相信大家对内异症和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临床处理流程和长期管理理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这类患者强调规范化治疗和长期管理理念。希望大家学有所成,学以致用,不断提高临床诊疗能力,更好地服务患者!

 

图片

现场赠书与花絮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