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2025年6月15日,由北京康华中西医发展基金会主办、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专家学术支持的《中国妇科肿瘤临床实践指南》(2024 版)宣贯项目在大同成功召开。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马丁教授担任名誉主席,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孔北华教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郝敏教授担任会议主席,山西省肿瘤医院的孙立新教授赵宏伟教授共同担任执行主席,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汪辉教授电子科技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张国楠教授,以及来自全国30位妇瘤领域专家学者参加会议,近150专家同道莅临现场,2万余人次线上观看。会议开幕式由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宋坤教授主持。

图片




会议开幕式



会议伊始,赵宏伟教授作为东道主致欢迎词,向远道而来的与会专家、学者致以热烈的欢迎,并强调了《2024版指南》宣贯项目在大同召开的重要意义。赵教授指出,妇科肿瘤诊疗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临床实践的规范化和同质化是医务工作者追求的核心目标。本次指南更新凝聚了60多位专家的心血,融合了国际前沿证据与中国国情,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权威、更科学的指导。《2024版指南》的宣贯不仅是知识传递,更是从共识到实践的跨越,其意义在于帮助基层医生将指南转化为临床决策,最终惠及患者。山西作为相对落后的地区,在妇科肿瘤防治方面既面临挑战,也充满机遇,希望通过此次会议搭建国家级专家与省内医疗团队的桥梁,让规范扎根基层,让创新服务患者。

图片

▲赵宏伟教授致辞


孔北华教授首先回顾了妇科肿瘤临床实践指南的制定历史,并指出该指南对全国妇科肿瘤临床实践的规范化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他提到,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第六届委员会成立后,借鉴国际权威指南制定经验,依据中国国情,推出了《中国妇科肿瘤临床实践指南(2024版)》,并正式发布了网络版和纸质版。为使指南落地,每年在全国范围内举办十几场指南宣贯活动,遍布祖国大江南北,深入基层和边疆,旨在有力推动妇科肿瘤诊疗规范化。

孔教授表示,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目前正在制定《2025版指南》,同时还在编撰《中国妇科肿瘤临床实践指南》的下卷。下卷将包含七个管理指南,分别是妇科肿瘤治疗不良反应管理指南、妇科肿瘤手术治疗管理指南、妇科肿瘤放射治疗管理指南、妇科肿瘤终末期管理指南、妇科肿瘤保留生育功能管理指南、妇科肿瘤生存者管理指南以及遗传性妇科肿瘤管理指南,计划于今年下半年推出。此外,分会还将近年来制定的30余项专项指南共识汇编成集锦,作为第三卷出版;同时,4部患者指南也在同步制定中。通过这一系列指南体系的建设,将形成一套完整、系统的妇科肿瘤诊疗规范化指导文件。

最后,孔教授强调,指南作为当前最佳的诊疗建议,随着临床证据的不断更新和实践经验的持续积累,指南需要定期进行修订和完善,以确保其科学性和先进性,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造福广大妇科肿瘤患者。

图片

孔北华教授致辞


马丁教授首先对与会专家的莅临表示欢迎和感谢,并表达了对塞外名城大同的赞美,强调了这座城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马教授指出,指南的编写在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历届主委的领导下不断修订和完善,而本次指南有三大重要改变:规范证据分级,确保指南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引入流程图,方便临床医生快速理解和应用;采用电子版动态更新,确保指南与时俱进。

马教授提到,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的常委们在孔主任的带领下,致力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指南的宣讲,尤其是深入到边疆和知识传播相对薄弱的地区。2024年,指南的宣讲活动已在黑龙江黑河、云南瑞丽、陕西延安等11个重要地点开展。今天在大同这座塞外古城举办宣讲活动,也是推动规范化诊疗理念传播到每一个角落的重要一环。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将规范化的诊疗理念深入人心,惠及更多患者。

图片

马丁教授致辞

图片

▲宋坤教授主持开幕式




第一环节



大会第一环节由张国楠教授、赵宏伟教授、汪辉教授孙立新教授共同主持。

王丹波教授、王新宇教授、康山教授、郑虹教授分别针对外阴与阴道癌、宫颈上皮内瘤变、子宫颈癌以及卵巢恶性肿瘤等妇科肿瘤领域的相关内容展开了全面且系统的解读,着重对各类疾病的诊断标准、治疗原则以及管理要点进行了详细阐述。该指南将循证医学证据与临床实践经验有机整合,为妇科肿瘤诊疗的标准化推进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在规范临床决策流程、推动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的发展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

赵宏伟教授分享了《免疫治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进展与突破》,随着宫颈癌多个Ⅲ期数据的公布,免疫治疗在宫颈癌快速从后线推进到前线治疗,卡度尼利单抗获批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一线治疗适应症,引领宫颈癌一线治疗进入免疫2.0时代。闫丽隽教授分享了《三重淬炼疗效,铸就中国卵巢癌一线维持治疗优选》,PARPi维持治疗引领晚期卵巢癌进入慢病管理时代。其中,尼拉帕利独特的药学特性和良好的用药依从性,为患者带来更持久的疗效和更广泛的临床获益。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第一环节主持(左右滑动)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第一环节讲者(左右滑动)


专家谈规范诊疗(一)

王晓黎教授、赵成志教授、张敏教授、韩宇飞教授、闫丽隽教授、刘芬教授等专家围绕2024版指南展开了全方位、深层次的研讨。此版指南秉持精准诊疗这一核心准则,精心搭建起妇科肿瘤预防、早期筛查、规范治疗以及全周期管理体系。它既充分吸纳了国际前沿的诊疗理念,又紧密贴合我国临床实践的实际需求,为医疗机构开展标准化诊疗工作提供了科学有力的依据。其内容架构在循证医学证据与本土化实践特点之间找到了平衡,在优化妇科肿瘤临床决策流程、推动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发展方面意义重大,为全面提升我国妇科肿瘤防治水平筑牢了坚实根基。

图片

▲专家谈规范诊疗(一)




第二环节



第二环节由吴玉梅教授、吴素慧教授、赵宏伟教授共同主持。

郝敏教授、董阳阳教授、蒋芳教授依次针对子宫内膜癌、子宫肉瘤、滋养细胞肿瘤的诊疗规范展开了细致入微的解读。三位教授着重强调了这些诊疗规范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与重要指导意义。2024版指南凭借其科学性和系统性,为我国妇科肿瘤的预防、诊断以及治疗工作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依据,有力地推动了妇科肿瘤诊疗工作朝着规范化、标准化的方向迈进。

舒桐教授分享了《妇科肿瘤HER2- ADC研究进展》,维迪西妥单抗凭借其精准、安全、强效的特点,在HER2表达的妇科肿瘤治疗中展现出卓越的疗效和安全性,为晚期患者提供了更优选择。同时,强调复发/转移妇科肿瘤患者应常规进行HER2免疫组化检查,以争取抗HER2-ADC药物的治疗机会。

图片
图片
图片

▲第二环节主持(左右滑动)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第二环节讲者(左右滑动)


专家谈规范诊疗(二)

张青教授、朱民教授、舒桐教授、王兴旺教授、袁钰泉教授对2024版指南展开了深度剖析与探讨,并给予了充分肯定。2024版指南兼具科学严谨、体系完备、实用有效的特质,为妇科肿瘤的诊断、治疗以及长期管理给予了权威指引。它既紧密贴合临床实际需求,又紧跟国际前沿科研成果与诊疗规范的发展步伐,有力推动了科研成果向临床实践的转化。凭借明确的指导原则,该指南提升了临床决策的效率与精准度,为医疗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坚实保障。

图片

▲专家谈规范诊疗(二)


会议尾声,孙立新教授再次强调了此次会议的重要意义。通过本次会议的深入研讨和广泛交流,不仅成功地将指南的核心要点传播到更广泛的领域,让更多专业人士深入了解并掌握其精髓,也为指南在临床实践中的落地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相信,在与会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妇科肿瘤防治事业必将朝着更科学、更规范、更高效的方向迈进,未来定能为守护广大女性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该项目得到了爱心企业再鼎医药(上海)有限公司、荣昌生物制药(烟台)股份有限公司、康方药业有限公司的支持,在各位专家学者的交流与讨论中圆满结束。

图片
图片

▲会议现场


致谢

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专家

北京康华中西医发展基金会

与会嘉宾

名誉主席

马 丁 教授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会议主席

孔北华 教授 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郝 敏 教授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执行主席

孙立新 教授 山西省肿瘤医院

赵宏伟 教授 山西省肿瘤医院

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汪 辉 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

张国楠 教授 电子科技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 

以下专家按姓氏拼音排序

董阳阳 教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韩宇飞 教授 青岛市市立医院

蒋 芳 教授 北京协和医院

康 山 教授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刘 芬 教授 大同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医院

舒 桐 教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宋 坤 教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王丹波 教授 辽宁省肿瘤医院

王晓黎 教授 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

王新宇 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王兴旺 教授 大同市第一人民医院

吴素慧 教授 山西白求恩医院

吴玉梅 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闫丽隽 教授 山西省肿瘤医院

袁钰泉 教授 重庆市妇幼保健院

张 敏 教授 国药同煤总医院

张 青 教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赵成志 教授 重庆市妇幼保健院

郑 虹 教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朱 民 教授 潍坊市人民医院

识别二维码观看回放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