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100芬 妇产科精英医师病例分享大赛是由北京康华中西医发展基金会于2021年在各地举办的妇科内分泌病例比赛及优秀病例推广项目之一,旨在进一步提升国内妇科医生对妇科内分泌疾病的认识程度、规范化诊疗与管理水平。
2021年9月25日,大赛全国总决赛圆满落幕。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包州州医生荣获大赛一等奖,另有3名医生获大赛二等奖,4名医生获大赛三等奖。现对获奖选手参赛病例及专家点评内容进行整理发布,供广大妇产科医生学习交流。
获奖病例五
病例概况
诊断思路
宫腔占位?
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内膜增生症?
子宫内膜恶性肿瘤?
AUB-P?
AUB-O?
AUB-M?
子宫内膜活检?
诊断性刮宫?
宫腔镜探查?
(宫腔内镜)子宫内膜呈增生期反应,局部腺体复杂性增生;
(宫腔息肉)子宫内膜息肉伴上皮嗜酸性乳头状化生。
治疗经过
2020年7月,妇科门诊初诊;2020年10月14日确诊,行宫腔镜手术,术后遵医嘱使用地诺孕素每日2次,每次10 mg。
2020年10月,病理检查异常,评估拟定治疗方案,自本月22日在子宫内膜增生症专科门诊改用地屈孕酮方案,月经第13天起服用10 mg,每日3次,共12天停药。
初始治疗后1个月:11月13日少量阴道流血,至11月24日经量相同,停止使用地屈孕酮。第一次超声评估子宫内膜0.5 cm,未见异常;双卵巢多囊改变。
初始治疗后3个月:2021年1月,月经周期26天,经期5天,无经间期出血;超声检查示子宫内膜0.47 cm,双卵巢多囊改变。
监测排卵,积极试孕;
定期超声影像学检查;
如无排卵,后半周期使用地屈孕酮。
月经周期28~30天,经期5天,无异常出血;
2021年4月,连继监测4周期,有排卵,未孕;
2021年8月,无优势卵泡,月经日AMH:8.06 ng/ml;
2021年9月,有排卵未同房,建议行子宫输卵管造影(HSG)。
治疗思考
20年子宫内膜癌风险<5%,大多数随访中自行缓解; 关注可逆性高危因素(肥胖、HRT等); 明确可逆性危险因素:规范、定期组织学随访; 孕激素治疗获得更高缓解率(89%~96%); 随访中无自行缓解、AUB患者,推荐孕激素治疗。
推荐LNG-IUD作为一线治疗; 小剂量孕激素连续方案优于周期性方案。
单纯孕激素口服或局部治疗为首选; 孕激素后半周期序贯治疗; 推荐药物:地屈孕酮10~20 mg/d,月经第11~16天起,用药12~14天。
6个月(RCOG/SOGC指南) 3~6个月(中国指南)
组织学评估随访:至少6个月一次; 终止随访:至少连续2次、间隔6个月组织学随访阴性; 高危因素(BMI>35等):连续2次、间隔6个月随访阴性,之后随访间隔延长至1年; 子宫内膜逆转后可通过放置LNG-IUD用于长期管理; 治疗结束后若再次出现AUB,需考虑疾病复发可能,进一步诊治。
操作简便,疼痛感最弱,患者接受度最高; 对非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检出敏感; 对良性增生的诊断准确度低; 对息肉、肌瘤、萎缩性内膜的诊断准确度最低。
局麻下疼痛明显,患者接受度低; 局灶性病变有漏诊风脸。
静脉麻醉下患者接受度较高; 直视下操作,识别准确度高; 操作复杂,损伤及手术风睑最大,费用高。
病理诊断升级率:36.7% vs. 21%; 孕激素治疗中监测符合率:病例诊断一致率仅63.1%;孕激素治疗引起子宫内膜萎缩,加大了子宫内膜吸取活检取材进度,并非用于疗效监测的可靠方式。
诊疗体会与心得
无激素六项:近期监测产生优势卵泡,目前PCOS诊断诊据不足/偶发不排卵,AMH升高,存在多囊倾向; 未充分评估生育功能:宫腔镜术中是否同时行输卵管通液术; 全生育周期管理:若辅助生育过程中再次出现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建议监测月经情况,必要时后半周期采用地屈孕酮;为避免只看“局部”、不看“全身”,建议到子宫内膜增生症专病门诊MDT。
日间手术中心快速流程及宫腔镜评估;
子宫内膜增生症专病门诊信息系统全程管理;
妇科门诊手术室开创无痛诊刮,缓解痛点;
生殖内分泌科辅助生育;
管理内科代谢综合征。
专家点评
其次,患者半年内出现3次慢性AUB,究其原因有月经紊乱、AMH及卵巢多囊样变,因此PCOS诊断成立。病例中提到了排卵试纸检测,显示患者存在排卵,而在PCOS患者中月经紊乱并不是完全无排卵,其中包括排卵稀发、月经稀发和闭经等,1年之内少于8次的排卵都属于排卵稀发。此外,复杂性子宫内膜增生患者的诊刮术,更加进一步证实患者没有排卵,故PCOS的诊断可以成立,AUB的原因也正是PCOS,从而导致月经紊乱、不孕等症状。
在之后的治疗过程中盖源医生分析得非常全面。根据检查,患者目前有排卵、未怀孕,即使是复杂性子宫内膜增生,也可归为无非典型性子宫内膜增生症,其恶变率在十年之内不超过5%,因此可以通过促排卵来纠正病因,以孕激素对子宫内膜形成保护,是从根本上治疗育龄期女性的最佳方式。
再者,患者34岁,已错过最佳的生育年龄,无人流史、无宫腔手术史,之后的治疗应将重点放在改善代谢及监测排卵上,甚至可选择人工授精的方式。从盖源医生的病例汇报可以看出,其所在医院对此类疾病患者的综合管理能力很高。
要强调的是,患者的子宫内膜病变、生育问题均与排卵障碍有关,应给予患者促排卵治疗,并将涉及因素告知患者。子宫内膜开始出现非典型性增生,虽癌变率较低,但为防止病变进展,治疗以尽快怀孕为主,患者知情后应该会配合理解。
补充一点,基础体温监测可作为诊断的标准之一。基础体温双向升高亦可作为停药的指征,其原则是患者可自行排卵。就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来讲,基础体温监测是较为可靠的指标,在妇科内分泌疾病患者的治疗当中也是非常实用的监测方式。